日期:2023-02-11 19:54:14瀏覽量:82565
在減速電機軸斷斷軸芯部取樣進行化學成分分析,結果(見表1)顯示,斷軸的化學成分符合設計標準GB/T3077—1999《合金結構鋼》中關于37SiMn2MoV的規(guī)定。
軸承側斷口
裂紋源區(qū)的放射狀條紋(6.5×)
擴展區(qū)的條帶形貌(6.5×)
軸承接觸部位的表面剝離層
減速電機軸斷斷軸橫向截面上的剝離層(6.5×)
同時,對減速電機軸斷斷軸表面取樣進行碳含量檢測,結果顯示,其表面含碳量為0.26%,明顯低于基體的碳含量0.39%。
表1 斷軸芯部化學成分分析結果ω,%
能譜分析
由于斷軸表面的碳含量明顯低于基體,初步分析斷軸表面可能進行了化學處理。對斷軸沿直徑方向切割取樣,拋磨后用5%硝酸酒精腐蝕,明顯可見3個不同的顏色區(qū)域:表面光亮層、中間黑色過渡層和內部基體。其中,表面光亮層的深度約1~2mm,中間黑色過渡層深度約3~4mm,。
對表面光亮層和黑色過渡層進行元素能譜分析,發(fā)現表層金屬中氮含量明顯高于正常金屬的范圍,見圖10。因此,分析認為,斷軸表層進行了滲氮處理。
斷軸端面腐蝕后宏觀形貌
表層金屬能譜檢測譜
硬度檢驗
應用顯微硬度計對圖9中的表面光亮層進行硬度測試,平均硬度值為220HB(約20.0HRC)。應用洛氏硬度計沿直徑方向進行硬度測試(見圖11,其中1、5、6、9號測點為黑色過渡層部位),測試結果見表2。從表2中可以看出,斷軸過渡層的硬度值顯著高于基體和表面光亮層,即表層附近的硬度梯度變化較大。